你記得50、60年前的臺灣嗎?或是腦海浮現出什麼樣的台灣印象呢?拍照近70年琢磨出「眼快、心快、手快」心法的劉安明,即將正式發行《真藝-劉安明攝影集》。期待南台灣喜歡攝影、熱愛探索影像故事、或對影像文化脈絡及詮釋有興趣的大小朋友們,一同相約在這天相聚吧。
台灣民間信仰中常見許多約定俗成,經常是針對功能需求進行刻板印象社會分工,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性別角色在社會和文化中的差異以及權力結構,但在當代的信仰情境中,我們如何看見以及發覺結構內鬆動的可能? 本次講座中,邀請阮劇團編劇吳明倫,以小說《湊陣》出發,與讀者一同討論台灣民信仰中性別與宗教文化的矛盾及摩擦。在和解與共生之前,讓我們在結構內撥開縫隙,看見對話的可能。
哥哥爸爸真偉大,名譽與榮光必要返照我家,成為男人之前,有人得到肯定嗎?成為男人之後,家庭、職場、人際關係,失敗仍然比成功多,什麼時候,才能夠真的不那麼迫切地扮演男人? 本次講座,邀請小說及散文作家沈信宏,在自身性別以及家庭角色經驗中,反思當我們成功走向自己的性別群體之前,是在何時跨過那條抵達的線。
『不是我選擇成為跨性別,而是跨性別選擇了我』 本次講座,詩人柴柏松將分享自己作為跨性別女性的成長歷程,其中包含兵役、用藥的自身經驗。在無限地逼近中,看見界線與性別之外的非二元。
五月開始,為響應每年5月17日「國際不再恐同日」以及六月同志驕傲月(pride month),三餘將開展一系列以性別為主題的講座及書展。本系列講座「2023高雄獨立書店讀冊漫遊read & rambling計劃」補助辦理。
透過朗讀與歌唱,引領閱聽者對於客家文學的想像。 財團法人高雄市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 2023客家悅讀節x 生活交響閱 —聽見音樂裡的文學地景 系列活動
了解更多在地客家歌手的故事與創作內涵,學習如何欣賞客語歌曲的美好。 財團法人高雄市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 2023客家悅讀節x 生活交響閱 聽見音樂裡的文學地景 系列活動
2023的現在,所謂戰爭早已不是槍砲彈藥的火光四射,在解放軍登陸前,臺灣面臨著無所不在的混合戰;最貼身也切身的,就是我們每天接觸的新聞,以及手機裡面的賴群組:從認知開始,動搖國本!讓我們聽聽與會的來賓,對於不管是訊息被遮掩、中國勢力的入侵等種種國安危機,有著哪些觀察與對讀者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