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蟯港/北高雄八區】地方設計,在地方--高雄社區伴手商品設計媒合行動

【蟯港/北高雄八區】地方設計,在地方--高雄社區伴手商品設計媒合行動

地方設計,在地方 

高雄社區伴手商品設計媒合行動  


文字:廖于瑋(透南風工作室共同創辦人)攝影:透南風工作室提供

 


 
⭓ ​ 二之一 以人為中心的地方設計
 
「設計」不單只是振興地方的策略方法,它若能理解風、水、土、植物與人的關係,讓地方對接設計,讓設計回應議題,不僅豐富了地方生活的價值,設計更能延續地方魅力的能量並成為向外界說話的載體。
地方設計底蘊在於「人」,以人為中心的地方設計,不只是設計概念導入地方,過程中試著追尋地方上的一群人的日常生活經驗,並促進社區、世代、議題、族群的參與,以洞見、觀察與同理帶出對於地方的理解和回應,付諸地方參與設計的可能行動,最後共同轉換成為改變困境的機會。
 「山海商號‧紅磚街屋」為2022臺灣文博會與台灣設計展展區之一
 
 
 「山海商號」展售高雄的好山好水好物產
 
 
⭓  地方設計,權力平衡
過去社區、地方組織承接各種公部門計畫,設計相關補助通常依附在一個子項目,計畫所導入的設計師也有不同思考與施力,同時,社區對設計概念、設計之於地方的主體意識模糊不清之下,各種與設計相關的色系、視覺、標識、圖案、風格便從四面八方長了出來,各類視覺混淆的設計案,不僅與地方記憶產生斷裂,社區無法透過設計對應需求,設計成果也無法讓外界對地方有更多的想像。權力內附知識,知識便產生權力,唯有透過地方智慧與設計知識權力相互流動,社區組織與協助地方的設計師共同掌握設計權力,而主辦方成為支持地方發聲的依靠,翻轉資源與知識權力結構,以人為中心的「共創設計」,讓包裝設計全然展現地方觀點,傳達社區產業文化底蘊及創意內涵,展現設計力及文化力。
 
 
⭓ ​ ​ 不斷行走的共創設計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為提昇社區伴手商品之包裝設計,也期望能透過設計思考整合社區過去的商品包裝經驗,避免僅是再次成為眾多設計之一,因此於2021、2023年以高雄市青年創業基金為動力基礎,共開啟11組社區伴手商品包裝媒合設計行動,透過媒合團隊引介青年社區工作者、青年設計師進入農村理解地方,同時了解社區農特產品包裝設計及面臨市場等困境,設計師隨即協助社區進行形象視覺、包裝設計之優化。
花費時間實地走踏、設計與社區相互分享會、互動工作坊、拜訪生產者、共創設計實地討論等,設計師不斷地在城市與鄉村中移動,都是為了促進社區與設計師的相互理解,期望促進南部設計人才進入高雄社區組織跨域合作,以共創設計為方法,完成傳達地方底蘊系統化的新視覺、新包裝不僅能對接消費市場,最終期望能轉化為資源支持地方持續投入與解決地方困境。
 設計團隊和商家進行品牌會議

 
⭓ ​ ​ 二之二 社區+設計=地方共同體
社區產業發展、商品研發脈絡及社區動能皆不同,社區對於設計、包裝相關概念需有溝通空間,前期花費時間進行設計概念培力,與社區夥伴開啟更多「設計參與」互動,不僅有助計畫執行,也有足夠空間以設計角度挖掘地方個性,打造社區品牌或特色伴手商品。
社區導入設計師的「參與式設計」,強化社區相關設計資訊及實務經驗,不僅是產品優化,也將品牌、商品設計概念內化為社區日後面對設計、市場知識基礎,降低社區面對設計包裝企劃時面臨的溝通障礙。
我們努力的在過程中與社區共同成長並成為平等、共創之夥伴關係。
 透過設計團隊與地方長時間溝通共創的包裝設計,圖為日光小林與一毫米品牌設計
 
⭓ ​ ​ 類型一:整合地域型
 
① ​ 六龜.寶來人文協會
走過八八風災,運用在地工藝,重建家園。以「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為基地,以陶藝、植物染、窯燒三大產業為架構,推展多面向社區事務。「藏寶藏禮盒」整合六龜x檨仔腳共享文化空間品牌聯名合作,以家、工藝和土地出發,透過居民合力共創,凝聚社區共同的意象。 
② ​ 鹽埕.叁捌地方生活
鹽埕第一公有市場隨著鹽埕區的發展興衰更迭,叁捌團隊近十年蹲點地方,開啟一系列實驗企劃與社區長輩共好,開創青銀共市進駐招募、陪伴青年落地之外,試圖以鹽埕為品牌的伴手禮盒為媒介,讓青銀攤商與設計團隊能跨域跨代共識討論,轉化為更多具有力量的行動回饋社區。
 叁捌地方生活邀請大家外帶一份鹽埕好禮
 
⭓ ​ 類型二:社區產業型
① ​ ​ 旗山.圓富社區
服務生平均年齡約八十歲「阿嬤的咖啡館」,是社區的重要據點,雪Q餅、鳳梨酥及精品咖啡為社區婦女培力手作商品,「圓富午茶禮盒」展現社區清新溫暖、活力可愛形象,使民眾能帶入想像產生好奇,進而理解圓富社區在地故事。
② ​ ​ 梓官.梓平社區
靠近海邊的梓平社區擁有豐富農漁物產,近年更結合人文及產業,發展纏繞畫及漆器工藝,從巷弄美化,到生活食器都可以看出梓平社區的美感及用心。「漆藝餐具禮盒」以漆器工藝結合社區產品,將社區工藝帶入日常生活飲食品味。
 梓平社區漆藝工藝禮盒
 
⭓ ​ 類型三:環境與經濟共生型
 
① ​ 美濃.高雄鳥會美濃湖水雉棲地
野蓮和水雉曾廣布於臺灣平原湖沼,但隨著天然湖沼被開發利用,野蓮逐漸從野外滅絕,高雄美濃湖「凌波仙子」水雉復育7年有成,並與美濃區蔬菜產銷班第18班攜手共組水雉巡守隊,同時共同推出「護雉蓮盟」品牌,推出友善水雉產銷履歷野蓮蔬菜箱,創造環境與農業能共榮共生。
 高雄鳥會攜手美濃蔬菜產銷班第十八班,透過視覺設計,吸引更多人投入水雉保育的行動
 
 
② ​ 那瑪夏.四季山和
那瑪夏務農的日常風景,是順應四季並與山林和諧共存。這塊土地不只孕育了部落族人的成長,也滋養出許多豐碩的在地蔬果,在不同的季節成熟,用其獨特色彩點綴大地。「四季山和」嚴選春夏秋冬當季蔬果,將大自然餽贈的風味與你分享。
 那瑪夏小農蔡姿妤及林春福與設計團隊共創,推出全新品牌「四季山和」
 

📍 北高雄地方物產品牌商品設計進行中 
 
北高雄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在地特色店家開始投入地方事務,這樣多元發展是未來的趨勢。2024年集結南部設計師們專業長才陪伴8家北高雄地方產業店家單位,透過產品包裝協助改良等行動,建立品牌形象,提升地方產業及小店之價值。
北高雄地方物產品牌商品設計進行中,敬請期待共創設計的成果!
 

▰▰▰ 【時行:北高雄專刊𝙑𝙤𝙡.𝟯 】帶一份伴手禮 ▰▰▰

岡山.橋頭.路竹.茄萣.彌陀.永安.梓官.湖內
(點入標題閱讀更多!)
 

 

【蟯港/北高雄八區】「北高雄百元伴手禮」選我!選我!

❷【蟯港/北高雄八區】跟著男哥玩北高

【蟯港/北高雄八區】地方設計,在地方:高雄社區伴手商品設計媒合行動

➍【蟯港/北高雄八區】享受咖啡時光,共同感受禮物的溫情

➎【橋頭】有田咖啡-享受咖啡時光,共同感受禮物的溫情

➏【湖內】柿餅咖啡-享受咖啡時光,共同感受禮物的溫情

➐【彌陀】光咖啡-享受咖啡時光,共同感受禮物的溫情

➑【茄萣】老巫咖啡-享受咖啡時光,共同感受禮物的溫情

【梓官】土地搖滾 交陪境

【永安】艱困逆境即轉機,「石斑魚的故鄉」揚名國際

❶❶【高雄】為書痴狂

❶❷【高雄】人如其名,雨中之林-角色背後的藏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