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平燈亮水溝通,這句熟悉的台詞對應到二零一四年的高雄氣爆,兩者的關聯都是:下水道;馬路能不能平、路燈能不能亮、水溝能不能通,這些細小到無聊的要命的小事,全都是城市的血管命脈,從認識道路下方的五大管線,一直到天坑大洞、大橋坍塌、樓房傾斜,目睹公共工程的不確定與危險。中篇小說《水中家庭》以一個水利處、台電的工程員的眼睛,鑽入家庭、男人、宗教與工程的細微角落。
開放報名中!
路平燈亮水溝通,這句熟悉的台詞對應到二零一四年的高雄氣爆,兩者的關聯都是:下水道;馬路能不能平、路燈能不能亮、水溝能不能通,這些細小到無聊的要命的小事,全都是城市的血管命脈,從認識道路下方的五大管線,一直到天坑大洞、大橋坍塌、樓房傾斜,目睹公共工程的不確定與危險。中篇小說《水中家庭》以一個水利處、台電的工程員的眼睛,鑽入家庭、男人、宗教與工程的細微角落。
開放報名中!
由藝術家劉鳳鴒帶領,以刺繡聚會,在針線中與觀眾交流。藝術家將介紹神話的故事情節與象徵意義,並將神話元素中的「眼睛」轉化成刺繡作品,我們將學習如何運用針與線,以單一色彩純粹的色彩,深入探索神話的隱含意義與創作可能性。
夏琳創作皆以身邊人事物為寫作題材,而且鍾情於真實歷史為背景的小說作品,她花費多年走訪北桃園(南崁至大溪),以日籍台裔航空機師、在旅行社工作的業餘樂團樂手、懷有飛行夢熱愛重機的貨車司機、研究台灣早期常民史的說故事姐姐,穿插於南崁與東京兩地的愛情與家族故事。本書以平行時空與多重宇宙的敘述方式,奇妙地連結了當代與晚清兩個時代。
開放報名中!
9/24-11/5 鄭南榕基金會【自由紋理】年度全台巡展・系列對談
本次展覽對談講座邀請歷史學者林傳凱、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鄭竹梅與談。白色恐怖時期,國民黨政府的情治系統嚴密掌控人民的情資,其細密程度令人畏懼。本場講座將從此切入,一窺白色時期「加害體制」在社會裡的角色與工作。
9/24-11/5 鄭南榕基金會年度全台巡展・系列對談
本次展覽對談講座邀請到台中新民高中的陳燕琪老師、台南女中的林秀珍老師,共同分享他們在構思及執行人權教案、教學現場所遇到的事件經驗。
開放報名中!
地下室展覽空間,2024年上半年度開放申請。從事藝術、展演、設計、攝影創作、策展之個人、團體、學生、 社會人士均可向三餘書店提出申請。詳細辦法請閱讀內文。
「談性說愛讀書會」是社團法人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定期在三餘書店舉辦,十月份導讀書籍《動漫社會學:別說得好像還有救》。
開放報名中!
任明信《你沒有更好的命運》出版十周年,此次增修紀念版以新生的輯名及增添的創作,作為詩人十年的回望與應答。時過境遷,當憤恨隨光陰冷卻、當迷茫隨歲月錨定,再回顧十年間的崎嶇與動人,終於能回答少年穿越時空的叩問。
開放報名中!
《香港第一課》作者梁啟智老師出新書了,新書的主題就是講他成長的地方:香港的公共屋邨。公屋作為一種住屋補助政策以及管制手段,每一吋空間都由政府所規劃,是近三分之一香港人的生活空間。活在其中的人們彷如被規管的棋子,無處不受限制;但這並不代表住民不能擁有自己的聲音,不能擁有對未來的想像——既使在現實上可能顯得困難重重。在本次分享會中,作者將分享他以步行方式行過二百五十四條屋邨的觀察,特別是在二〇一九之後,人與公屋的關係,有些什麼樣的變化。
開放報名中!
921國際失智症月這天,兩位家庭照顧者將在三餘講座以「我們的失智照護之旅」,分享他們照顧父母的心路歷程以及過程中遭遇的各種課題。
開放報名中!
小說家吳曉樂以「彷彿考了四次臺大」之力寫就的重磅之作,回歸教學現場的犀利觀察,細緻重塑新世代教育的學習困局、師生互動與同儕關係。世代怎麼複製?親子如何相殺?十年後的現在,是否依然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