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埕]鹽埕早時--藍白旗袍

[鹽埕]鹽埕早時--藍白旗袍
文字:羅文昕
攝影:叁捌地方生活提供
 
 
 
由林明標阿伯經營、藏身於大溝頂內的「藍白旗袍」,林阿伯負責裁剪和粗縫,太太負責細節縫補。林阿伯經驗老道,一心可二用,眼手參照一本厚厚的客人尺碼簿,邊裁縫旗袍,耳聽電台聊政治或台語歌。當電台講得激昂或旁聽太太與鄰人聊天的內容,阿伯偶爾會揚起嘴角笑一下或跟著哼起曲調。
 
「以前的小孩啊,要是沒繼續念書就是出來工作當學徒。」林阿伯輕描淡寫的說著,國小畢業十二、三歲的輕輕年紀,便在親友的介紹下從嘉義來到鹽埕當學徒,由於不想做勞力的粗工、加上有興趣便開始在旗袍訂製店裡頭當學徒,從煮茶、打掃開始做起,在三年出師後,念舊的林阿伯仍留在在同一家店當師傅,一待便是二十幾年。林阿伯笑說不是因為自己厲害,而是彼時的生意太好,店裡很缺師傅才留下。直到與太太結婚後才出來自立門戶成立「藍白旗袍」,開店至今也已然二、三十年了。
 
問起做衫的步驟,林阿伯邊做著旗袍邊一心二用的跟我們說著:「首先要丈量好客人的尺寸,然後用彎尺與粉筆片在選好的布上劃記裁剪,再來把裁好的布用糨糊塗邊、以熨斗加熱使其速乾。而裁剪順序則是先剪後身,再剪前身與袖子,最後配上內裡與花邊和配色。」店內泛黃的港都小姐選美海報,裡頭的冠亞季軍身上穿的旗袍便是經由林阿伯之手,好奇製作衣服的靈感,林阿伯說旗袍樣式單純,沒太多變化,頂多依據客人的喜好做細微調整,只要合客人的意就是做得好。
 
 
「在藍白開幕時鹽埕已經開始落沒了。現在則是靠老主顧比較多,加上網路宣傳,現在生意有比較好。」林阿伯有些落寞地說著,看著職人產業日漸消逝的我們總是擔心,若是沒有接班人打算傳承,「藍白旗袍」是否又會是另一間消失在時代洪流的產業呢?
 
「沒人要傳承,就買大陸的啊!大量製造的有那麼多件,版型不合就試穿到合身為止。」林阿伯坦蕩的說著,「傳承」往往被視為使命,然而林阿伯對於旗袍的鍾愛卻數十年如一日,不流於機械化的精準與專注、數十年累積的老手藝,在一塊布上一筆一刀的劃上、再翻摺再熨燙,即便日日做衣仍不減熱誠,總能找出箇中樂趣,即使人生再重來,林阿伯也還是想做旗袍,對於自身職業的熱愛「傳承與否」這沈重的課題是無法強加上去的,因為這早已融入在林阿伯的人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