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餘選書]《孩子的我》,張郅忻

[三餘選書]《孩子的我》,張郅忻
古道新路異次元的家
 
最近一個朋友(兩個孩子的媽)迷上走古道,到三餘買了幾本楊南郡的書。近兩個月內,浸水營古道就獨自走了兩次。也開始帶小孩去走一些較輕鬆的山林步道。
 
我們聊著楊南郡的書。我覺得楊南郡的貢獻,不僅研究山岳古道的歷史與生態,而是以古道為出發點,用腳步詮釋我們所不知道的台灣,望向未來,而不是緬懷過去。摸著台灣古道,走出一條通往世界的新路。
 
五月剛上市的散文集《孩子的我》(應景?), 裡頭的散文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張郅忻懷孕生子後,用媽媽的角度看生活,不是育兒經,換成新生兒沒有預設框架的眼睛看世界。換了眼睛後,也開始回看與拼湊童年。
 
第二部分是她寫童年生活的小鎮(新竹縣湖口鄉),那些消失的地景,凋零的人物,不確定記憶是否真確的事件。如舒國治記憶中的水城台北、邱坤良的印象南方澳。
 
 「每次經過北美戲院,阿婆總是重複講述她主演的那部戲。還年輕的她背著別人的孩子,蹲在工地旁幫蓋大樓的工人洗菜煮飯。一日一日,孩子開始咿咿呀呀說起聽不懂的話;一餐一餐,大樓自平地拔高,成為小鎮裡最高的一棟樓。阿婆老是提起那段往事,像不斷重播的電影,彷彿那麼高的一棟樓,也曾是她襁褓裡的孩子。」(209頁)
 
看似沒有直接關聯的兩主題,有著剝洋蔥般的牽連。更是對於「母親」定義的層層推演。第一層的母親,是生理性的,從子宮孕育生命,生下後教養的那種生命經驗。第二層的母親,是每個人記憶中的原鄉,可能是小鎮,可能是城市。年幼探索世界,遊戲玩樂,結交朋友,與世界初發生連結的所在。
 
第三層的母親,是每個人心中主觀定義的「家」。可能是原生家庭,可能是與新生命生活的地方,也可能都不在世俗的定義內。實體的家屋,擁有不難,但心裡的「家」,門路難尋。或許終其一生都還只是在尋找的路上而已。
 
這本書,男女老少都適合看。未必只有當媽媽的人才感同身受。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共同的抽象意義,可能都是在「找一條回家的路」。作者張郅忻從新生兒的眼睛,觀看現在,也觀看自己的兒時,自己的家人。看似回首望,其實步伐是往前走,向未來走去。跟前面聊的楊南郡工作方向類似,從古道出發,走出一條新路。
 
散文集的第三部分,正是往前出發。作者從第一本散文《我家是聯合國》,從家人書寫至東南亞與其他國家。到第二本散文《我的肚腹裡有一片海洋》,從東南亞的海洋洄游台灣,連至肚中羊水。路上風景集成長篇小說《織》,跟著真實生活中,阿公移工到越南紡織廠的歷史,來回穿梭。補足台灣60年代海外移工與紡織業的小敘事歷史,以及來不及參與阿公過去的生命缺憾。
 
追尋缺席的「家」,是作者探索與創作的動力。你的家在哪?回家的路在哪?動力何在?或許是這本書輕輕叩問每個讀者的問題。
 
「有一天,等到這個背包舊了、壞了,再裝不下你的東西,你會換上一個新背包,離開我的身邊。就像當初的我告別童年的家,離開養育我長大的阿公阿婆,背起我的背包,一心追求陌生的旅程。
 
我可以想像那天到來時,我會有多捨不得。但,走吧,走吧,走去更遠的地方。未來的路難免波折,當你感到孤單時,不妨打開你的包包,裡頭永遠裝的我的祝福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