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餘選書]《雞婆的力量》

[三餘選書]《雞婆的力量》
「校園裡,大人們的以和為貴,犧牲了權力最低層弱小的孩子們,師生互動間的目的導向,讓『人』的價值無杳無蹤跡,權力者對無權力者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壓迫,在封閉的環境下張牙舞爪,無論你我,看見了就要挺身!好人的退縮不只是個人生命的損失,也是人類社會的損失」
 
這是《雞婆的力量:一介歐巴桑x十八年校園申訴案的心情軌跡》書封上的一段話,也是我翻閱本書的動力;作者 黃俐雅是人本南部辦公室的工作委員,這本書是她處理校園申訴案十八年來的紀錄,由於她的陪伴足跡多以南部案子為主,所涉的校園事件也就存在我們身邊,甚至就是我兒時成長的就讀學校,讀來格外覺得既陌生又熟悉。
 
陌生,是因為這些案例不曾在我的成長經驗內發生,與我記憶中對於校園裡平淡風清的表面印象不同,那些在暗處裡危機四伏的情節,只是我單方面的疏忽未留心過嗎?熟悉,則是因校園中總能感受到師長的權威、家長偏見、升學主義作祟……,那的確是個容易讓學童遭受到不當壓迫的溫床。
 
這幾乎是我們那個世代的共同回憶,於是我們忽略了別人的痛苦,或當時我們也只能求得自保,根本沒有心力去關心其他同學,以致在我的兒時回憶裡,做個安分守己的好學生,是如此的平淡、自然的認份,其餘的同學,總能被師長貼上另些標籤,各有臭名及罵名好不熱鬧,而我們只想要被稱作同個名字-「模範生」。模範生展現出相同的勵志向上精神,但各自的臭名後頭卻可能藏著不同的傷心故事。
 
作者自稱本來只是去學習當個不打罵小孩的母親,走著走著,竟陪伴起更多的孩子、父母、老師們。
 
「這本書我是為所有瞭解中文,與唸給他聽、能聽得懂的人而寫。比如界線問題:家長如何親師合作而不淪為老師的打手?老師面對意見紛擾的家長如何安身立命?身為學生知道如何拒絕老師的不當要求嗎?身為老師清楚管教的法律底線嗎?」
 
看著《雞婆的力量》裡的真實人物,故事裡就是在告訴著我們,希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一個大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