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城市遠景一一關懷愛河系列講座】9-11月

【2024 城市遠景一一關懷愛河系列講座】9-11月
 
 
2024年「城市遠景一關懷愛河系列講座」
 
 
高雄市愛河關懷協會成立於2024年4月,以關懷愛河藝術人文發展為宗旨,推廣民眾對城市之河的關注,於9月份起舉辦「城市遠見一關懷愛河系列講座」期待大家一起來重新認識母親河—「愛河」曾經的美麗與哀愁、歷史與人文,透過前輩的經驗、學者專家的建言,呵護愛河成為最珍貴的公共自然資產,世界旅人讚嘆的高雄地標及文化愛河!過去在高雄文化愛河協會的努力之下,一群關懷愛河的文人、歷史學者、藝術家及市民陪伴愛河的人事時地物的發展紀錄,現今接續前人的努力,高雄愛河關懷協會推出2024年「城市遠見一關懷愛河系列講座」共六場,期盼能接續文化愛河協會關注高雄的藝文發展。
 
 
第一場|9/4(三)19:00-20:30|​ 《歷史人文》|講者 許玲齡
第二場|9/25(三)19:00-20:30|《環境關懷》|講者 莊傑任
第三場|10/9(三)19:00-20:30|《都市更新》|講者 許經緯
第四場|10/23(三)19:00-20:30|《歷史人文》|講者 李文環
第五場|11/8(五)19:00-20:30|《城市美學》|講者 張曦勻
第六場|11/20(三)19:00-20:30|《都市發展與文化保存》|講者 陳坤毅
 
 
地點|高雄 三餘書店 3F(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214號,文化中心1號出口)
報名|免費入場,可先至表單報名: https://pse.is/6km9k7
入場座位上限50位,敬請提早抵達。
 
 

 
 
 
第一場《歷史人文》 9/4(三)19:00-20:30
講題|一條河的城市修練「文化愛河運動史」
講者|許玲齡(前文化愛河協會理事長、高雄市公共藝術審議委員會委員)
 
系列講座首場,由前高雄文化愛河協會理事長許玲齡老師,帶領我們穿越時光隧道以「一條河的城市修練」講述「文化愛河運動史」,從1992年成立文化愛河促進會到1995年正式登記為社團「高雄市文化愛河協會」,漫長的30年間,文化愛河協會對於愛河的付出應該讓更多人知道。
將過去一段段歷史與人文的堆壘,讓愛河的文化與城市的發展與大家共同分享。
 
 

 
 
第二場《環境關懷》 9/25(三)19:00-20:30
講題|高雄市綠地景觀守護行動
講者|莊傑任(森林城市協會理事長/ISA國際樹藝師)
 
 
一座城市的宜居,觀其都市休閒綠地的規劃多寡,因為環境影響人的生活型態與品質。關於城市的綠化、景觀的保護對都市發展有重要的意義,講者從蓮池潭、小貝湖、台鐵高雄機廠等實際參與的守護行動,論述景觀綠地對高雄的重要性,也期待更多高雄市民,能投入關心自己的土地和環境。
 
 

 
 
 
第三場 《都市更新》  10/9(三)19:00-20:30
講題|高雄好美好居住~談《港灣城市再造案例與市民關係的形與塑》
講者|許經緯(梓辰文化創造執行總監、樹德科技大學藝術管理與經紀系兼任講師、油廠社區文化生態保存協會理事長、國立高雄大學工學院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工學碩士)
 
 
高雄正面臨過渡轉型期。高雄近年來在各層面的蛻變,突飛猛進,不僅市民有感,更成為外縣市矚目的焦點,也讓許多北漂高雄人備感家鄉的榮耀。城市的魅力所體現的,不只是眼睛所可見的硬體建設及產業特性,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更增添了城市相對應的豐富表情,你我,就是促成這一切美好的關鍵元素之一。
城市是個不斷改變的有機體,在城市空間再造的過程中,市民該如何積極且理性的參與,而成為城市美好景觀的一部份?本場講座的內容,將提出包括倫敦泰晤士河岸的都市聚落、紐約高線公園、多倫多湖濱區的案例,探討在城市在造過程中,與市民關係鏈結的經驗。
高雄近年來重點發展且主打「亞洲新灣區」,投入諸多重點大型建設計畫,讓舊城區再次有機會迎向蛻變的奇蹟。作為台灣重要的港灣城市,城市的水系與市民的生活感密不可分。作為港灣市民的我們,該扮演何樣的積極角色呢?
 

 
 
第四場《歷史人文》 10/23(三)19:00-20:30 
講題|「愛河:孕育高雄文化之河」
講者|李文環(高雄市歷史博物館館長)
 
高雄設市一百年在歷史博物館推動高雄、南方、海洋的面向中,愛河作為孕育高雄文化之河期盼以三個面貌來看見愛河:一、作為為生養之河探討自古老時代愛河在居住者的生活層面關係。二、作為文化愛河在一百年來與市民互相撞擊出什麼樣的火花。三、前瞻與期許永續的愛河除了向法澳推動的塞納河看齊,市府在河川與城市發展間如何取得平衡。
高雄歷史博物館李文環館長曾任高史博典藏委員,積極參與高雄港、市的歷史研究與史料保存,著作等身,擔任「高雄文獻」主編期間,鼓勵推動更多人投入高雄的歷史紀錄與書寫不遺餘力,盼倚重李文環長才,以專業所長帶領高史博開啟深化高雄學,從在地出發與社會及世界對話。
對於高史博的未來,李文環館長提出「深入地方、擴展高雄學、關懷社會」3個面向,希望在既有基礎上,深化高雄文史的調查研究,結合大學學術能量推動高雄學。李文環館長表示,未來人人都是自己的歷史家,透過結合學校和社群,讓高雄文史接近學生、深入地方。博物館也應該跨出學術,關心社會,關注多元族群和弱勢群體,落實文化平權,努力成為社會關懷場域與有歷史回憶的地方。
 
 

 
第五場《城市美學》 11/8(五)19:00-20:30
講題|城市的發展少不了你~「市民參與的城市美學與文化」
講者|張曦勻(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助理教授、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委員、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都市設計碩士)
 
 
您知道因為您的參與有可能進一步改變您所生活的城市嗎?
市民參與可以從多方面體現,無論是社區營造、藝術介入、甚至是對公共議題的參與,都有可能改變城市未來的風貌。
良好的市民參與過程能為城市的規劃帶來重要的影響力,因為市民是城市最重要的使用者,對於城市日常生活空間的需求和體驗最為直接,通過參與公共政策討論、城市規劃會議或設計審查過程,市民可以提出具體的需求與建議將有助於城市走向更宜居也更具自明性的發展方向。
再者,市民參與還具社會監督的功能。當城市發展過於重視經濟效益而忽略環境保護或社會正義時,市民可以透過集會、請願、社交媒體等管道發聲,促使政府和企業重新考量發展方向。這種集體行動能有效地平衡城市發展中的各種利益,並讓城市朝向更具包容性與可持續的發展方向。
 
 
 

 

 

 
 
第六場 《都市發展與文化保存》 11/20(三)19:00-20:30
講題|「都市計畫與文化保存的相愛相殺」
講者|陳坤毅(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理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
 
 
文化保存重要嗎?隨著相關意識抬頭,開始有更多人注意文化資產的存續,現下注重都市發展的時代,常能看到保存與開發的衝突。更有甚者,我們身在都市中,生活週遭充滿都市計畫的痕跡,卻對這些影響生活甚鉅的公共空間議題感到陌生,從而變得漠不關心。臺灣都市計畫與文化資產的概念皆自於日本時代,讓我們從歷史中回顧這兩者的發展過程,先從認識都市計畫關心起,再嘗試從現代的矛盾情形反思,探索未來的解決之道。
高雄內惟人,為澎湖移民後代,從小就開始關注家鄉的一景一物,持續努力記錄這塊土地上面臨消逝的記憶,並捍衛著在地的歷史文化。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現任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理事。著有《藝之鑿鑿:木雕國寶葉經義》、《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蕭佛助的建築物語》,並合著《海埔十七番地:高雄大舞台戲院》。目前持續從事地方研究,經營個人專頁「偏門研究員KUN 」。
 
 
 

 
地點|高雄 三餘書店 3F(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214號,文化中心1號出口)
報名|免費入場,自由入座。座位上限50位,敬請提早抵達。
 
主辦單位|高雄市愛河關懷協會
 
如有問題,請洽「高雄市愛河關懷協會」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5184364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