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冊店]舊客運站下的魔法洞穴——鳳山大書城

[行冊店]舊客運站下的魔法洞穴——鳳山大書城
文字:鄭晴芬
 
(鄭晴芬攝)
 
通往地下室的樓梯兩旁貼滿書訊海報,正前方的玻璃櫥窗內放著招財的紫水晶。抵達書店的時候,老闆張先生正和兒子一起處理顧客的訂書清單,一會打電話通知客戶訂書已到,一會又忙著幫客人結帳,小小的收銀台就立在進門最顯眼的地方,三十七年來這方格內有無數的溫暖互動天天發生。
 
創立於一九八O年的鳳山大書城,位於鳳山鬧區中山路上,原本是高雄客運車站下方的一個閒置空間,經朋友推薦,張老闆與做禮品的連襟便於此開設了「鳳山大書城」,將原本髒亂不堪的地下室,變身成鳳山地區首屈一指的書香園地。
 
(鄭晴芬攝)
 
空間規劃上,圖書部與禮品文具部各佔一半,還另闢專業文具區,更早期書店後方還有唱片區,以及小型冷飲部。
 
拿出小時候於鳳山大書城購買的卡片蒐集冊、偶像照片和自動鉛筆,老闆笑說還真的是老客戶,一眼便認出那是自家販售的筆。小時候這間位在地下室的書店,是許多學童心目中的魔法洞穴,放學時候總是擠滿了學生耳語,一起聞香香豆,挑偶像海報回家貼,生日送禮買個音樂盒聽了好久,最後還要選張包裝紙請小姐包成美麗的禮物形狀。
 
(鄭晴芬攝)
 
(謝一麟攝)
 
張老闆回憶當年沒有手機網路,人們憑藉書信傳達情意,軍校的學生特別多,都來這裡買信紙。聖誕節時,書店內的耶誕卡攤位更是從前面擺到後面,挑選的人潮之多,盛況空前,結帳都要排隊。
 
回憶書店由盛轉衰,大概是從有專門的大型文具店開始,禮品文具的銷量便日漸下滑,而圖書的銷量衰退則是從網路書店的盛行漸趨明顯。
 
(謝一麟攝)
 
「從前鳳山市區有七、八間書店,當年競爭時的銷量都沒比現在差。」
 
國民消費習慣的改變,加上通訊網絡的發達,書店是愈來愈難經營,鳳山市區的書店只剩下鳳山大書城一間。
 
「從前一本書一次進貨就是一百本,到現在一次只敢進個三五本,還不敢囤貨。」
 
鳳山大書城目前販售的書籍分新書介紹、一般叢書,較特別還有棋藝、養殖類等,種類繁多。天花板上也滿是店員手寫POP的標示:武俠小說、「九把刀」專區、國小自修、國中測驗卷、警察特考等熱門項目。目前書店的營收主要以學生的參考書和專門的考試用書為大宗,雖然進價高,但比起網路書店低價傾銷的暢銷書,這類的書籍在實體書店還是比較有競爭力。另外堪輿命理類的書籍,也吸引一些有興趣的讀者聚集。
 
(謝一麟攝)
 
(謝一麟攝)
 
張老闆提到閱讀人口變少,傳統中被歸納為閒書類的書籍銷量下滑非常明顯。「賣書已經不是一門賺錢的生意」,身為地區型的老書店,還能夠在大環境下苦撐,其實都是靠書店與顧客間彼此支持。
 
「我們不只是周到,還是特別周到。」張老闆驕傲的提起作為地區書店和連鎖書店的最大分別,就是與顧客建立起來的感情與信任。顧客多是熟客,去網路上看到想買的書,還是會來鳳山大書城看到實體書才購買。有時老闆介紹,原本覺得還好的書,也忍不住要掏錢買。
 
訪問的時候,正好有一家人在幫國中的女兒找參考書,老闆便離開他的收銀台,詳細的去幫顧客解說。
 
(鄭晴芬攝)
 
小顧客長大了,成家立業後,還會帶自己的小孩來書店找老闆,這也是一種傳承。張老闆的兒子現在也在書店幫忙,提到是否接班,張老闆則認為順其自然。
 
面對書業的不景氣,張老闆希望政府能夠提倡閱讀風氣,閱讀的人口一旦養成,好的習慣也會繼續下去。
 
離開前忍不住買了安西水丸的套書,老闆仔細的幫忙包上封套,雖然回去還是要撕開包裝才能閱讀,但這是很珍貴的回憶。當年矮小的我踮著腳伸出手把錢和書放在收銀台上,等待老闆包一張美美書套的期待,就像對於玻璃櫃中精美文具的憧憬一樣讓人難以忘懷。
 
從前又敬又畏的老闆,原來是這麼溫暖的好人。
 
入夜了,早已搬離的客運總站如今變成連鎖美妝店和連鎖鞋店。在這個講究大品牌、傳統式微的年代,鳳山大書城依然屹立不搖,成為鳳山地區眾人的書店。五臟俱全的販賣品項,加上溫暖的人情味,什麼都汰舊換新的時刻,唯有那盞招牌持續在鳳山街上亮起美麗的螢光,成為守護愛書人的另一個家。
 
(鄭晴芬攝)
 

作者簡介:鄭晴芬
歷女一枚,喜歡看看寫寫記下古早味,目前豢養一座書山群島,希望有一天能越過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