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 一張老照片看高雄金屬工業故事

[時光] 一張老照片看高雄金屬工業故事
文字:陳坤毅
照片: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典藏

 
 
這是一張約於民國45年(1956)所拍攝的影像,地點位在愛河出海口的高雄港13號碼頭,也就是今日我們熟悉的光榮碼頭一帶,是日本時代所建造之岸壁,最早曾為木材整理場,由此張影像可以推測,戰後13號碼頭並非馬上轉為軍方所用。當時周遭仍未有太多的開發,可以清楚看到背景的兩個地標建築,左側的尖塔爲玫瑰聖母堂,中央則為高雄女中的舊校舍。
 
 
畫面中有起重設施的船,正在運送被拆解的船體,這是唐榮鐵工廠收集廢鐵的情形,談到這間昔日臺灣第一大鐵工廠,不能不提及創辦人唐榮、唐傳宗兩父子。唐榮出生於中國福建,約於明治30年(1897)來到臺灣,起初欲在臺南投靠親信,輾轉至澎湖經營餅業並成家,因生意不佳,又至高雄擔任鹽務局副監視員,這樣雲蹤無定的生活,直到他至屏東後才好轉。由於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本社遷址於屏東,有大量勞力需求,唐榮即前往擔任苦力,不久升任苦力頭。生活逐漸安定後,唐榮獨立經營精米所及運送店,在運輸廢鐵往返日本、臺灣間的過程中,洞悉廢鐵發展之價值,決心在臺灣創建重工業,命其子唐傳宗赴日研究冶煉技術,父子倆克服重重窒礙,終在昭和15年(1940)創設「唐榮鐵工所」,選擇在高雄港重要的戲獅甲工業區北側(今三多圓環西南一帶)建廠,是臺籍人士經營鋼鐵企業中,規模最大者。
 
 
戰後,工廠改名為「唐榮鐵工廠」,由唐傳宗主導,廠區設施日益壯大,主要煉鐵來源主要為廢鐵,原先多向外界收購,後來開始買廢船來拆除利用,因二次大戰後高雄港周遭有無數沉船,民國37年(1948)唐傳宗出資鳩工打撈沈沒高雄外海的日本軍艦,暫借高雄港1號碼頭,加以拆解,是高雄拆船業之嚆矢,開啟了「拆船王國」的篇章,高雄爾後還一度成為國際拆船業的重心。
 
 
民國37年(1948)鐵工廠日產鋼鐵200噸,躍居臺灣鋼鐵界之首,更享有「南唐榮,北大同」的美譽。唐榮鐵工廠每年營業額及納稅總額,除被臺電、臺糖、中油、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四者超越外,其餘事業均望塵莫及。民國49年(1960)因過度擴張,資金週轉不靈,又橫遭政治鬥爭,無法獲得臺銀資金挹注,以致唐榮企業垮臺,遭當時政府接管改組,成為省府轉投資之公營事業。
 
 
在臺灣發展的重要階段中,因應政府政策,唐榮鐵工廠提供大量建設鋼材物料,投入十大建設以及之後的各項國家經濟建設計畫中,可說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同時見證了高雄的金屬工業發展,更是昔日工業城市的一塊重要的基石,雖然已是高樓林立景況的高雄舊廠址,無法一窺昔日盛況,但若有機會搭到復興號、莒光號的老列車,不妨尋找一下「TE」標誌,那可是乘載唐榮鐵工廠久遠鋼鐵記憶的古董車輛。
 


作者簡介:陳坤毅
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理事,從小就開始關注家鄉的一景一物,持續努力記錄這塊土地上面臨消逝的記憶,並捍衛著在地的歷史文化。著有《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蕭佛助的建築物語》、《藝之鑿鑿—木雕國寶葉經義》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