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餘書店x台灣福興】因為山,就在那裡

【三餘書店x台灣福興】因為山,就在那裡
文:盧宥臻
 
「走路並非僅是身體所做的事,走路就是身體本身」-《行路的方法》
 
國小的時候,校園後方有一座低矮的山,沒有高聳的圍牆阻隔,穿過小徑就能上山。那是我們戶外教學的終點,每一個從那裡畢業的人,肯定都爬過那座山。紅色的涼亭,沿途的零散墳墓、軍校所使用的大型道具與器材... ...當時香港殭屍片正流行,孩童對於死亡這件事總是陌生與畏懼的,每每結束後,經常伴隨惡夢。
 
這次山的主題,我第一時間浮現在腦海中的,居然也都是些災難有關的電影與鬼話,尤其像是喜馬拉雅這類的山,聖母峰由於長年積雪不化,遺留下來的遺體,甚至成為後人「認路的指標」。究竟這樣危險並且挑戰身體極限的行為,為什麼要前仆後繼地做?英國探險家喬治·馬洛里是這麼說的:「因為山,就在那裡。」
 
 
《走進布農的山》、《山之間:寫給徒步者的情書》、《山教我的事》,這幾部作品談的不只是登山這個行為,更多的是關於個人生命的經歷與故事。
 
《走進布農的山》作者「郭熊」中學時代無意間被圖書館中博物學家的傳記吸引,開始對山旅探險感到憧憬,上大學後他從野外調查,到黑熊研究,因為經常與當地原住民接觸,也在潛移默化間養成對方的習性,比方說布農族相信萬物有靈,在接到第一杯別人斟的酒時,會「點三滴」,以食指沾酒,對天空彈去,重複三次,分別代表:敬天、敬地、敬靈。而在每次上山前,亦準備祭品。
 
其中他對於畫面的描述相當仔細,閱讀的過程,彷彿也走進了山,溪流的氣息、風吹過臉頰的觸感,以及搖晃樹林中傳來的喃喃細語... ...總是期待著能夠與各種動物相遇,最後卻在檢視現場的錄像機時發現,黑熊在自己離開後的幾分鐘後才現身,有沒有可能當下牠其實一直悄悄躲在某處的陰影裡看著呢?
 
在森林裡探索與生活,對人文環境的關懷與反思,書中呈現郭熊一路對自己夢想的堅持不懈。
 
 
 
而《山之間:寫給徒步者的情書》與《山教我的事》,閱讀體驗是相對起來沒有那麼嚴肅、比較輕鬆的。《山之間:寫給徒步者的情書》的作者暱稱「山女孩Kit」,經營的Instagram有高達數萬追蹤者,看似簡短輕薄的短文和詩句,並不著重在登山的辛苦,更偏向個人心情的抒發以及成長,也因為每一次不斷的遠行出走,重新看見家的可貴與平凡日常的美好,容易引起共鳴。
 
《山教我的事》作者沈恩民,則是以大量的手繪圖片,分享曾經遇過的人與事、甚至需要注意的事項。兩人都由於生活的變化,開始登山,並養成習慣。生命因此產生更多可能與方向。
 
 
然,你知道養成一個習慣要多久時間嗎?
 
目前廣為流傳的說法為「21天」,源自1950年的美國整形外科醫生麥克斯韋爾・馬爾茲(Maxwell Maltz),他發現進行整型手術的患者大約需要21天才能習慣自己新的樣貌。而因故必須進行截肢的患者,會經歷過一段「幻肢」的期間,意即明明消失的肢體,卻似乎依舊能接收到疼痛以及觸覺等,這也是大約需要21天才能習慣。
 
在現今經過更緊密廣泛的研究,習慣的養成,因人而異,也因行為的難易度而有差別。
 
相當受到福興讀者歡迎的暢銷書《原子習慣》,作者詹姆斯·克莉爾認為最終的目標固然重要,但不妨從易而難、從規律的計畫開始,並且在每次完成時,給自己一點小小的獎勵和甜頭。
 
對於登山者而言,那是一種毒品、一種不時發作的癮。我們都不一定會成為登山者,但或許我們也可以嘗試培養一些對於身體和心靈有益的習慣。緩慢、持續、穩定的,那麼相信最終一定能看見改變!
 

 

本期主題「山」看更多主題選書:

見山不是山,日日是好日(點入閱讀)

《登一座人文的山:貫穿古今中外、文明與荒野,獻給所有戶外人的自然人文通識課》

《元宇宙:科技巨頭爭相投入、無限商機崛起,你準備好了嗎?》

《日日是好日:茶道帶來的十五種幸福》

 

 

登山初心者的不想失敗指南(點入閱讀)

《登山完全圖解Q&A》

《手作步道:體驗人與自然的雙向療癒》

《給初心者的登山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