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餘書店x台灣福興】見山不是山,日日是好日

【三餘書店x台灣福興】見山不是山,日日是好日
文:謝一麟(三餘文化)
 
 
前陣子的新聞:有團體前往新竹的「霞喀羅古道」進行淨山活動時,清出上百公斤的垃圾,其中疑有日治時期的玻璃瓶被當「垃圾」回收,引起熱烈爭議。涉及兩個核心議題:一是要如何分辨垃圾與歷史文物?二是山林就該回歸原始自然,為何要容許人為廢棄物存在?
 
團體的初心良善。不過事件提供一些值得省思與探討的機會。第一個議題與全民對於台灣近代史的知識有關,特別是山林範疇。第二個議題,從西方荒野(wilderness)與「無痕山林(LNT)」的脈絡,過客與居民的人為廢棄物,意義不同。居民所產生的廢棄物,也是山林脈絡的一部分。
 
山,是地殼板塊運動推擠隆起的地質。有地球,有動物,也有人類行動與居住的歷史。山對於現代人來說,有著各種豐富的面向,關於生態系、運動休閒、自然景觀,其中歷史人文面向,是台灣基礎教育較缺乏的。董威言是台灣經常發表山林議題文章的愛山人(筆名:城市山人)他新書《登一座人文的山》,從歷史、哲學、文化、社會經濟、戶外遊憩活動的多元視角,和西方深入比較,重新定位、詮釋臺灣獨特的自然環境,讓我們用全新的觀點看臺灣山林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和國際接軌同時,也能深入了解臺灣的獨特之處。
 
人走進山裡,平地城市的身份、頭銜、貨幣、價值觀,都完全不適用。回到一個純粹的狀態,面對未知的環境、發現未知的自己。現代人類的探索,可以上外太空、可以進入山林,還可以進到元宇宙,這也是一個新次元的世界,裡面也有全新的人際關係與自我認知的新面向。
 
暫放下已知,走向未知領域,是冒險,但也是成長機會。面對未知的風險管控與知識經驗類比轉移,是一種核心能力養成。同時也會帶來心靈的平靜。正因為未知,所以充滿各種可能性,放下慣性的眼鏡,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日日也就是好日。《日日是好日:茶道帶來的十五種幸福》這本書看似講日本茶道,其實在給人日日是好日的禪意方法。
 
  
推薦書單:
 
《登一座人文的山:貫穿古今中外、文明與荒野,獻給所有戶外人的自然人文通識課》
《元宇宙:科技巨頭爭相投入、無限商機崛起,你準備好了嗎?》
《日日是好日:茶道帶來的十五種幸福》
 

 

本期主題「山」看更多主題選書:

因為山,就在那裡(點入閱讀)

走進布農的山

山之間:寫給徒步者的情書

山教我的事

 

登山初心者的不想失敗指南(點入閱讀)

《登山完全圖解Q&A》

《手作步道:體驗人與自然的雙向療癒》

《給初心者的登山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