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餘書店x台灣福興】夥伴所在之處就有路

【三餘書店x台灣福興】夥伴所在之處就有路

文:戴綺儀(三餘文化)

 

關於工作,我們時常談論教學跟職場的斷層、理論跟實務的差距,那兩者之間的一種橋樑是「實習」。實習這趟過渡的練習,容易激發出原本自己都沒意識到的面向,順著這些流,自己可以站的位置逐漸形成輪廓,長出地圖。松浦彌太郎在《創造人生的夥伴》是這麼看待「工作」的:「有困擾的人會有需求,所以才會有工作。是的。想幫忙某個人、想幫助有困擾的人——這是工作的基礎,也是人生的目標。」於是具體化何謂困擾、困擾如何構成、能怎麼幫忙,可以說是實習的練習主軸,當然更是人生的練習啦。而這種練習保持循環的根源是「好奇心」,好奇心果然是人生B群。

 

波蘭詩人辛波絲卡(Wisława Szymborska)的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致詞,其中一段是這樣的:「大體而言,靈感不是詩人或藝術家的專屬特權;現在,過去和以後,靈感總會去造訪某一群人──那些自覺性選擇自己的職業並且用愛和想像力去經營工作的人。這或許包括醫生,老師,園丁──還可以列舉出上百項行業。只要他們能夠不斷地發現新的挑戰,他們的工作便是一趟永無終止的冒險。困難和挫敗絕對壓不扁他們的好奇心,一大堆新的疑問會自他們解決過的問題中產生。不論靈感是什麼,它衍生自接連不斷的『我不知道』。」接受自己的未知,讓未知演化成好奇心,帶領自己行動。

 

 

《創造人生的夥伴》一書所謂的夥伴,包含「外在夥伴」與「內在夥伴」,外在夥伴很直觀的理解就是人際網絡,尋找同頻率、可以溝通的人們,建立互相激發並且可以容錯的關係。那內在夥伴呢?松浦彌太郎舉例有,你擁有的習慣、思考、資質和性格,這些夥伴會在人生的各種局面上以意想不到的姿態出現,助你一臂之力。於是也溫柔提醒:想理解他人應該先認識自己

 

《巷仔口社會學3:如果贏者全拿,我們還剩下什麼?》同樣提到「理解」夥伴的方法。本書由多位社會學者共同寫成,碰觸了大學學歷貶值、高等教育商品化、過度迷信證照的「專業化」其實是「專業商品化」、好/壞工作的結構兩極化導致低階勞動者失去向上流動的管道......這些崩世代(BOMB Generation)無法迴避的論戰,我們可以怎麼踩穩自己去因應?

 

關於外在夥伴的相處之道,本書從社會科學訓練出身的人擔任管理職經驗,關注以同理心看待夥伴:去看對方「態度」與「能力」狀態背後的成因,提醒自己不要以「立斬」的方式簡化處理,「職場需要更多元的民主參與和橋樑角色」。喜歡一個人、討厭一個人,一段關係的建立或結束,永遠有意想不到的因果,也可能和當事人「本身」幾乎無關,而更關乎對方象徵的文化、階級、講話位置……那些我們從對方狀態投射出來的物質。持續在人生online破著關,或許某天突然意識到,有些討厭其實是搞不清楚的愛。

 

 

討厭,討厭過了。成為過去式就留白了,多出自我靈魂叩問的空間,張亦絢《我討厭過的大人們》書分兩部分,輯一〈我討厭過的大人們〉來自連載在《幼獅文藝》的專欄,輯二〈有多恨〉直指那些恨意的成分:勢力、偶像破滅、病痛、情敵、採取立場、淫賤……。那些人生歷程的轉彎與恨意拆解,我在〈我討厭過西蒙.波娃〉感受到經典的自我辯證。

 

波娃和同為哲學家的伴侶沙特實踐著拒絕婚姻的開放式關係,無論這兩人的關係或是「開放式關係」本身,至今仍受世人熱烈討論。張亦絢曾想著「但他們弄到眾人皆知的感情契約,仍不脫標榜身份的老調。如果真與自由與平等有關,根本不會有『兩人優先條款』吧」,最後化作一句對世界輕輕的叩問:「如果一個人的生命只為擦亮某一個招牌,比如小說家或女性主義者,那麼,不愛一個會引起外界混淆想法的人,確實比較精明。不過,精明的人生,值得過嗎?」,這個提問更是此時空的自己,跨越時空維度回應著某個時空的自己,持續辯證。

 

才發現,原來無論將階段命名為實習、求學、工作、退休或任何名稱,我們永遠都在人生online的養成之路上,沒有盡頭的地球之旅,請不要害怕但一路小心。

  

  

 


本期主題「Young福興實習計畫」看更多三餘精彩選書:

 

經驗知識與知識經驗(點入閱讀)

《青年島耕作》
《故道:以足為度的旅程》
《梅克爾傳:一場卓越的史詩之旅》
 
 
 
《懶懶》
《我是微笑,34歲,留職停薪中》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