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餘選書]《重生的書店》

[三餘選書]《重生的書店》
昨日,岩手的朋友在臉書上發一則訊息,是一張餐廳點蠟燭的照片,但這並不是因為停電或是為了營造浪漫的氣氛,而是紀念311。照片上面寫著:雖然會造成用餐人的不便,但這六年,每一年的蠟燭燃起,都像是一盞小小的提示燈,訴說著所謂的「平常」並非像想像中的容易入手,甚至有些人的生活依舊在不便之中度過。
 
前些天才和同事討論,最近又出版了與311相關的書,我們都認為要一直持續關心一項「天災」的議題並不容易。還記得自己在2年前曾去位於岩手縣內的宮古市,在沿海地區部份的地段都有遭到海嘯侵襲的痕跡。秋末冬初,沿海的溫度比內陸還要高一些,坐公車約2小時左右的路程,沿著山路越往海邊靠近雪就越是消融。到了宮古後,要轉搭火車才會到達災區。火車只有兩、三節,上面貼有小海女的海報,窗外的海之湛藍,但除了海之外,眼睛所及的土地是一堆一堆的石礫。
 
下車後,我一個人走在砂石車和灰塵飛揚的公路上,路旁有一些標示,一開始以為是交通號誌的鐵杆,仔細看上頭的字,是顯示海嘯來時海水淹及的高度,在一片荒蕪的路邊,有一兩個孤伶伶的招牌,上面寫著理髮廳、雜貨店…指著遠處四方型的鐵皮屋。
 
我走進雜貨店與裡頭的阿婆說說話,她領著我走出來指著這些地,說著附近曾經都是住宅區。雖然心底已有預設這樣的景況,但實際走在這,卻仍舊感到不可思議,畢竟歷經四年,卻還是一片荒蕪,那對於那些離開或者留下的人來說,家鄉是以怎樣的形象留在心底。
 
重新翻開《重生的書店》,看到的不單只是書店的奮力的樣貌,而是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人民的群像,有為了避難而離開的人們,也有因為災難而決定回來(來到)這裡的人們,從311之後,這群人所要面臨的未來所需要的層次更加廣闊,有形的建物和生命的消散,間接的增強人與人之間連結的渴望,書─是一個堅韌的介質,讓荒蕪可以重生。
 
一根蠟燭能夠溫暖的火光並不多,然而面對一片黑暗時,一處的明亮卻能燃起希望。在黑暗中進食的人們,靜靜的在每一年的311反省、珍惜,而不是選擇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