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蟯港/北高雄八區】北高雄新聞

【蟯港/北高雄八區】北高雄新聞

北高雄新聞

文字:蘇福男/攝影:蘇福男


▲茄萣

 

早年茄萣漁民會向庄頭的媽祖婆、王爺公跋筊請示抽籤,預測當年的烏魚汛況,茄萣四大公廟因此發展出獨特的「烏魚公籤」跋杯文化,目前僅下茄萣金鑾宮仍保有這項傳統文化。

今年媽祖婆樂觀預言烏魚汛況,興達港區漁會並首次懇賜「漁運籤」,結果跋得「籤王」!

 

 

 

▲湖內

 

湖內有間店面不大,店名卻響叮噹、超霸氣的「天下第一刀」黑白切,創始人陳罔牪(ㄧㄢˋ) 60幾年前經營時,即堅持食材要新鮮,不賣隔天切料,早期店內沒有價目表,一刀切下去就是幾十塊錢,曾衍生許多消費糾紛,被冠上「天下第一刀」稱號,後來索性作為店名。

 

▲路竹

一甲觀音亭主祀觀音佛祖,每年農曆219日觀音佛祖誕辰當天,依例舉辦鑽龍喉改運儀式,廟埕的蓮花池當天會開放,供信眾手持一炷清香、紙人和平安符,從巨龍雕像進入龍頭、穿過龍喉再走到龍尾,即是所謂的「鑽龍喉」,許多父母會帶孩童前來改運祈福。

 
 

▲岡山

 

「竿蓁林」、「阿公店」都是岡山的舊地名,「竿蓁仔」是指茅草、五節芒,據說岡山開墾之前是一大片竿蓁林,因而得名;1920年日本政府大幅更動台灣的舊地名,因阿公店東側的大小崗山,恰巧和日本本土地名相同,日人因此將阿公店改名為「岡山」,沿用至今。

 

 

 

▲永安

 

永安新港人昔日討海為生,生活清苦,三餐大多煮糜充飢,公溝紅樹林海茄苳當地人稱為「茄萣」,每年中秋節時節海茄苳會結籽,新港人沒得吃的時候,會採摘「茄萣籽」煮糜果腹,「茄萣籽」滋味雖苦甘,至今仍是在地人最懷念的滋味。

 

 
 

▲彌陀

 

彌陀區沿海養殖魚塭阡陌相連,面積約600公頃,其中多達300多公頃都是養殖虱目魚,年產量600萬斤,是高雄市主要虱目魚產地,虱目魚全身上下都有經濟價值,魚肉可做虱目魚丸、魚鬆,魚皮常用來煮湯,魚骨主要為熬湯用,而虱目魚丸也是在地特產。

 

 

 

▲梓官

 

梓官善化堂過去有「海拋字紙灰」恭送聖蹟祭典,滿載紙灰的數十艘漁船,從蚵仔寮漁港出海,行駛至海峽中線附近,志工就將字紙灰紙箱逐一丟入海中,待紙箱浸濕完全沉入海中,漁船即返航大功告成,由於環保意識抬頭,恭送聖蹟在2009年4月27日最後一次舉辦後走入歷史。

 

 

 

▲橋頭

 

日本人山本悌二郎是台灣糖業的奠基者,不僅推動台灣糖業發展,更促成糖鐵系統、倉儲系統與二峰圳等灌溉系統,尤其1900年到1927年山本悌二郎從橋頭糖廠選址、建設到營運,從無到有建構了屬於高雄的糖業帝國,促成高雄築港、哈瑪星現代化建設與1924年高雄改制建市,可說是促成高雄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推手。

 


▰▰▰ 【時行:北高雄專刊目錄】旅行:岡山.路竹.茄萣.橋頭.永安.梓官.湖內.彌陀 ▰▰▰

 

【北高雄/八區】北高雄新聞

【北高雄/八區】台17線濱海公路的漫行之旅

【北高雄/八區】湖內劉家厝

【北高雄/八區】隱身在鄉間聚落的藝術探索—紋理與色彩的交織

【橋頭】寫故事的人(上)

【橋頭】寫故事的人(下)

【彌陀】來去彌陀(上)

【彌陀】來去彌陀(下)

【高雄】時間再少也要出門:來一場出走日記(上)

 ➊ 【高雄】時間再少也要出門:來一場出走日記(下)

 

 


全文線上閱讀請見三餘官網 ➤ https://www.takaobooks.tw/magazine-info.asp?id=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