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餘選書]《重生的書店》

重新翻開《重生的書店》,看到的不單只是書店的奮力的樣貌,而是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人民的群像,有為了避難而離開的人們,也有因為災難而決定回來(來到)這裡的人們,從311之後,這群人所要面臨的未來所需要的層次更加廣闊,有形的建物和生命的消散,間接的增強人與人之間連結的渴望,書─是一個堅韌的介質,讓荒蕪可以重生。

1075
詳細閱讀 [三餘選書]《重生的書店》

[三餘選書] 《我們並不知道》--金宇澄

「『可要小心生鏽的快刀了,有時候人就這樣嘻嘻哈哈,其實是在刀鋒上跳舞,自己卻不知道。』醫生迷糊地說。」

1445
詳細閱讀 [三餘選書] 《我們並不知道》--金宇澄

[三餘選書]《一個人的圍爐》--顧秀賢

〈生之誌〉收集人們的模樣、一些舊時記憶,也紀錄社會觀察,我最喜歡的則是他描繪各種日常生活的質地。作家下筆明快清晰,有時習慣使用更加精準的英文單字或原文語句,收斂文章的濃度也讓好的文字原貌展現;亦有溫柔敦厚,時夾雜閩南話的發音,朗讀起來可愛倍增。

2637
詳細閱讀 [三餘選書]《一個人的圍爐》--顧秀賢

[三餘選書]《街頭生存指南:城市狹縫求生兼作樂的第一堂課》

街頭。「街上的人,有些有家,街頭是工作掙錢的場合……街上的人,有些有家,卻沒有工作。……街上的人,有些是無家的。……人們出於各種壓力必須在街頭與生存搏鬥,社運、工作、休憩、露宿過夜。這個看來自由開放的場域,正容納了一群不甚自由的身影。」

1430
詳細閱讀 [三餘選書]《街頭生存指南:城市狹縫求生兼作樂的第一堂課》

[三餘選書]《邊境童話》--楊哲一

邊境,看來是講國土疆界、海陸交界。看來是講偏遠與邊緣處。更是講人的眼與心之界線。我所觀看,所思所想,都在一定的認識框架與認知模型。看見他者的看見,看見自己的看不見,是覺察眼與心的邊界線,一種最好的練習方式。楊哲一帶著大家前往偏遠與邊緣,讓我們從兒童的照片中看見不同的視域世界,也讓我們在風景中,照映自己看不見之處。

1228
詳細閱讀 [三餘選書]《邊境童話》--楊哲一

[三餘選書] 《房子在想什麼》--林淵源

這些從空間裡看見的人生,有真實生活的經歷、有建築師的異想世界,從家具、空間、房子到街廊,共組成了50篇關於房子與建築師的小故事。

1290
詳細閱讀 [三餘選書] 《房子在想什麼》--林淵源

[三餘選書]《閉經紀》--伊藤比呂美

同樣身為女人,最害怕的大概就是被別人說「老」吧!雖然也不一定要生得一張娃娃臉,但被叫阿姨的時候心中總是會顫抖一下。仔細想想用虛歲再加個1、2年我便成30歲的輕熟女,最近也漸漸能接受「阿姨」這個稱號。翻開伊藤比呂美的《閉經記》馬上就被逗笑了。

1288
詳細閱讀 [三餘選書]《閉經紀》--伊藤比呂美

[三餘選書]《手作步道》--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本書共收入十三條北中南東不同區域、海拔之環境,連結不同主體、議題與代表性意義的手作步道。透過深度描繪、工法圖解,呈現步道的獨特性格。希望有機會可以走在這些最接近自然的步道上,腳踏著落葉聲、看著週遭自然生態與步道融合為一體,幾乎無痕的步道旁開出朵朵小花,踩上以當地石塊與附近落木修建的階梯,也不覺得困難難行,這些都要感謝各地社區的步道志工長期的維護,才有這般近乎原始的風景可以收入眼簾,真正讓人做到遠離塵囂、走入自然。

1214
詳細閱讀 [三餘選書]《手作步道》--台灣千里步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