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餘選書]《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

[三餘選書]《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
看完《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這本書,放眼看我們生活的地方,會感到充滿希望(不過前提是要關掉電視節目與新聞媒體)。
 
德國,有許多面向可以觀看。像近期台灣有不少出版品,探討德國的公共幼托與親子友善環境,不過本書帶著精準的台灣問題意識,著墨德國的三個議題:政治、能源政策、轉型正義。作者林育立從1998年派駐德國當記者,累積許多第一手的訪談、紀錄,資料調查與生活觀察,從西方變革過程,回望台灣的現在與未來。
 
特別是高雄的讀者,看了應該有更深的感受。第一部份介紹,有百年歷史的洛伊納(Leuna)煉油石化園區,曾是全歐污染最嚴重的區域。歷經劇烈的轉型,污染整治與基礎建設的整合,現在已經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維持經濟命脈的石化園區,區內不但保有古蹟,維持高品質工安,環保的生產方式,也和當地民眾互動良好。誠實與主動的溝通是關鍵。
 
第二部分談能源轉型與再生能源,更是讓人走出台灣相關議題,媒體上謾罵的霧霾中,看到明亮的曙光。德國真的做到了。在核電議題上,擁核與反核多年對立的局面,在日本福島核災後,界線消弭,政府更立下決心,宣布2050年,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個以再生能源為主體的國家,廢核。綠電比例,從6%到2016年爬升到32%。
 
透過風力、生質能源、節電、智慧型電網建置,多管齊下,讓民眾不只是電力的消費者,同時也是生產者,不但實踐了草根民主,縮小城鄉差距,更創造出綠能的產業鏈與產值。
 
「正因為再生能源因地制宜的特性,人跡罕至的偏鄉和海上也可能有金礦,電力的生產從集中走向分散。由於收購價政策明確,銀行和保險業者樂於提供融資,投資再生能源成了全民運動。……原本由資本密集的少數業者壟斷的發電權利,下放到地方的結果,是德國的再生能源高達一半由個人所擁有,小型、分散、多樣化的發電遍地開花,由下而上翻轉整個能源體系。」
 
德國最大能源集團 E.ON總裁泰森(Johannes Teyssen)從核電的捍衛者,變身成全國最大綠電公司的老闆,他對媒體表示:「全世界都在變,以前我一直相信,核電和燃煤發電對社會來說成本最低,現在我不確定了,就讓客戶來決定。」泰森相信,電力改革才剛開始,未來電力供應的核心是:綠電、數位、小規模、去集中化、相互串聯。
 
近年贏得德國民人與國際信任的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最近因為收容難民議題,在國內民調一直下滑。但她仍堅持人道政策。在美國、國際政治局勢都趨保守與構築鐵網、銅牆鐵壁的同時,梅克爾為何仍堅持接納難民。書中近身觀察梅克爾,從她過往經歷,就可理解她現在為何如此堅持。出身自東德的她說:「圍牆、鐵絲網,和格殺勿論的命令,曾讓我與自由世界隔絕。」她認為社會的組成本來就一直在變,但核心價值依然可靠。梅克爾:「活在恐懼的社會沒有未來。」
 
書中有跨頁的兩張照片,非常有趣。照片一張是2015年德國主辦的七大工業國高峰會,梅克爾穿著藍色的外套,在一排穿著黑色西裝的男性領袖中,特別顯眼。另一張是其他領袖的第一夫人們排排站拍照,梅克爾的先生邵爾,以「第一先生」身份,陪同中夫人們。和刻板印象的性別政治剛好相反。
 
無論是政治、性別文化、能源、環境、轉型正義等等層面,歷經戰敗、東西德統一等挑戰後的德國,連結過往哲人歷史,科技發展,人文思維的堅持,正以知識理性、人類普世價值,定義自己,以及定位國家在世界上的座標。重新回到歐洲的心臟與大腦位置。
 
閱畢闔上這本書,讓人躍躍欲試,想找人討論:台灣又要如何改變自己?是帶著願景與希望的那種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