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餘選書】單車失竊記

【夜餘選書】單車失竊記
文/謝一麟
 
吳明益的《單車失竊記》,中文版上市兩年之際,英文版由澳洲的text publishing這間出版社出版(本文的圖片就是英文版的書封,很好看)。韓文版的版權,近日也剛談定(將和《天橋上的魔術師》一起給金寧社Gimm-Young出版發行)。
 
 
我很好奇,澳洲及英語系國家,韓國人,怎麼會對這小說感興趣?他們感興趣的點,是其中關於鐵馬(腳踏車)的物件史?關於二次大戰,台灣、中國、日本、緬甸、馬來半島等亞洲牽連的近代史?還是大象?
 
 
抱著這個疑惑,又重看了一次《單車失竊記》,試著用外國人的眼光來看。
 
 
不過外國人也沒這麼容易假裝。倒是想要應景的,來分享其中關於「父親」這件事的新感受。先繞個圈子。
 
 
前陣子看了《他想要月亮》(He Wanted the Moon),作者 咪咪.貝爾德6歲以後,父親就在她生命裡消失(記憶幾乎空白)。後來偶然因緣才知道,父親有很長的時間被關在精神醫院裡,因為當時的醫學知識對於躁鬱症還不太了解。媽媽與家人都隱瞞不提此事。後來她從偶然獲得父親的手稿,再去調閱醫院的就診紀錄,以及父親早期與別的醫師的書信,拼湊還原父親的生平(特別是在醫院被囚禁的階段)。
 
 
她56歲時開始做這件事,用了20年時間,75歲時出了這本書。她覺得拼湊出的父親,像一面鏡子,雖然破碎,但讓她照見自己。75歲才走出迷霧,看見過往,她覺得不晚,對於未來更無所懼。
 
 
是什麼樣的力量,讓她20年來可以一直做這件事?那個陌生、生平留白、缺席的父親角色。血緣相通,但情感連結卻無從建立。那個想要有所連結的欲力,產生了這本書。解開、還原關於精神醫學、自己身世、母親遭遇的謎團。
 
 
回到小說《單車失竊記》中所開展的每個人物故事線軸,真實歷史的背景脈絡,都源自一台鐵馬。鐵馬失竊前,是父親的代步工具。作者與小說中主角(有些經驗已經虛實難分),小時候與父親的情感連結,多與這台鐵馬有關。比如像是生病時,父親踩踏著鐵馬,載著自己,從中華商場到台北橋那個醫師診所。
 
 
可以說整個長篇小說的情感基礎,故事原點,都是從鐵馬上望著父親揮汗的背影而展開。但現實生活中,這父親可能是陌生的,話少的,不太會表達情感的。父親與兒女的情感連結,像是一條隱形的絲線,難以言說。
 
 
圈子繞到這裡,再去看看想想,許多的創作,不論用何媒材,好像追尋、追憶「缺席者」,是一個強大且持久的力量。缺席,表示該在而未在。或是以一種當下時代無法理解的存在而存在著。向外追尋的同時,正向內探索著。兩邊挖隧道,最後通道一個自己也不知道的地方。但可以安住下來。
 
 
父親節前夕,分享這件事。希望可以讓你重新想想一些人事物。或許會得到些什麼新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