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黑手鋼雕藝術家的生活柔情--鄭陽晟

[專題] 黑手鋼雕藝術家的生活柔情--鄭陽晟
文字:謝一麟
攝影:鄭陽晟提供、謝一麟
 

(鄭陽晟在高雄鋼雕藝術節工作照,鄭陽晟提供)
 
 
從黑手變成鋼雕藝術家
 
這對一般人來說,可能是個跨距很大的轉變。但對鄭陽晟與家人的生命來說,就是因緣俱足後,自然而然的一條道路。中間的轉變歷程,可能沒有什麼藝術理念走在前面,而是生活裡有什麼養分,去滋養創作與工作。
 
採訪鄭陽晟(晟哥)時,他們夫妻倆招待很好吃的麵包,自己做自己烤。問晟嫂,這麼好吃有什麼秘訣?
 
「也沒有特別專研,就去網路找五分鐘免揉麵的不流汗做麵包法,酵母也是買現成,全都是輕易可以取得的材料。因為晟哥(鄭陽晟)做了烤麵包的爐車,所以她才學做麵包試著烤看看。這樣的做法,也是要讓大家知道,自己做麵包的門檻很低,可以動手做做看。」
 
我想,麵包好吃的原因,是這台自製的烤麵包爐車。爐車(也可以烤地瓜等其他食物),是晟哥家的生活用品,同時也是藝術作品與商品。屏東縣高樹鄉的家裡,後面的工廠,是晟哥以前修車的地方。
 
他修的車子,都是吃柴油,15公噸以上的大車(怪手與砂石車為主)。十幾年前,放下修車工作,轉當藝術家。以金屬為創作媒材。現在已經是知名的鋼雕藝術家,對立體造型的金屬藝術品,有超強的執行力。許多朋友看過這爐車,紛紛下訂單購買。
 
晟哥:「最早是接受一間小學委託設計製作。自己從熱氣循環物理(類似氣化爐原理)去研究,設計窯體結構與扣件,用不銹鋼製作一個烤爐。因為怕小朋友燙傷,外面再用木板包覆,變成一台可愛造型的爐車。後來其他間學校看了也想要,幫他們製作後,老師學生還會自己發揮創意幫爐車做裝飾。」
 
 

前往花蓮與返回加納埔

高屏地區,過去是台灣重工業的主要城鎮。鋼鐵與金屬,是外人對於這個大城鎮的主要印象。近些年,原本在工廠與營造的材料,轉化變成藝術創作媒材。在一些公共藝術表現,甚至是高雄市的鋼雕藝術節,鋼鐵媒材一躍成為主角。晟哥的人生故事,從黑手變成鋼雕藝術家,正隱隱回應著城市的變化。
 
「我自細漢就出生佇這,加納埔(現在高樹鄉泰山村)。高工畢業後,本來在高雄鳳山工作,後來工廠說花蓮的廠有缺人,要去無?想說沒去過,當時愛玩,沒想太多就答應。1979年去花蓮,剛開始很閒,整天在廠裡學開怪手、堆高機。」


(鄭陽晟提供)
 
 
晟哥是在花蓮工作期間認識晟嫂的。晟嫂:「我是花蓮人,不過晟哥對花蓮比我還熟。放假的時候,晟哥喜歡騎著名流一百(斜板)的摩托車上山下海去玩,當時七星潭還釣得到鯊魚。女兒出生後,三人騎著車到處去,有時臨時起意去逛逛,就從花蓮一路騎到礁溪,身上只帶一千多元,要住宿要加油要吃飯。」晟哥:「下雨時三人就蓋一件斗篷,車壞了就修理。不用太多物質享受,日子還是照過。」
 
放眼望去,現今住處的園子裡,樹都長得茁壯高大。問晟哥是野生的還是刻意種。晟哥:「那是20年前種的。剛從花蓮回來高樹時。彼當陣這一枝草一欉樹仔攏無。因為有發生過土石流,這片地光禿禿的,無法耕作。我們就開始搭工作室,起自己住的厝。開始種樹仔,麵包樹、小葉欖仁等等。後面就是修車的工廠,彼當陣生意足好。」


(鄭陽晟提供)
 
 
藝術之路,從平面攝影到立體創作
 
修車是討生活,養家活口。那修車之餘,晟哥有什麼興趣。晟哥:「較早對攝影拍照有興趣,前前後後也花了上百萬,買器材,弄暗房,買暗房設備,還有買大片幅相機。甚至買了一卡貨櫃當作暗房。假日就回花蓮拍照,也會出國去尼泊爾、九寨溝,那時候拍的題材比較傳統,就是美美的風景那種。」
 
「後來去高雄『串門』串門文化企業,高雄重要藝文平台,有出版社、藝術空間等經營面向,上課學黑白相片沖洗。接觸到路線不同的攝影題材。後來比較常跑台南,讀冊會剛好也在台南。當時用正片,拍完洗完就準備投影片,做創作心得報告。有一陣子拍風景,後來拍生態。後來拍人,拍一樣當黑手的同行。有一次想要展覽,被拍攝者不願意被展覽,只好相機架著,拍自己工作的樣子。」
 
平面攝影跟後來走到立體創作之路有關係?晟哥:「後來就開始會認識一些創作者、藝術家。接觸認識了原住民藝術家,看一看他們的立體作品,覺得自己的功夫也不錯,想法也不錯。開始想要從平面跳出來到立體空間創作。後來又認識一些從國外留學回來的老師,開始合作。」
 
「第一次把作品丟出來是2003年的墾丁風鈴季。那時很艱苦。藝術家畫草圖很簡略,真正執行起來很困難,人手也不夠,三天三夜沒睡。後來就陸續參與了高雄的貨櫃藝術節、東港的鮪魚季做裝置藝術。2004年左右工廠就關起來,不再修車。開始到處去和藝術家認識、交流、學習。」
 
晟哥現在是高雄鋼雕藝術節的常客。當初怎麼結緣。「最早是去屏東一個小藝廊上課,他們主要用軟陶土做東西。本來老師不收我,因為是進階班。後來班上同學討論決定要收我。我進去開始用便條紙座當骨架,做立體的,還用螺絲,可以把作品接很大。之後大家作品愈做愈大件。後來要辦成果展,地點在竹田米倉。認識之後,米倉藝術家社區協會邀請我加入會員。2003年投件去貨櫃藝術節徵選,後來有得到。那件作品叫『水起來』,工作幾乎都是我執行。外界評價不錯。後來也接續獲邀去鋼雕藝術節。」

(鄭陽晟在藝廊上課第一件作品,謝一麟攝)
 
 
晟哥在公共藝術作品中,除了是能力很強的執行者,更是整個活動中人際互動的催化劑。「2003年的那件,是用三個貨櫃組成,真正工業風。裡面有一個可以生火烤火的地方,當時其他作品的藝術家晚上沒地方去,都來這裡交流。每晚在這烤肉喝酒,聊到三更半夜。當時文化局長管碧玲,也好奇地爬上來看看,請助理買香腸給藝術家去烤。」
 
「2004年鋼雕藝術節,有一個藝術家邀請原住民藝術家, 請我過去幫忙。當時去到現場,也是先做一個烤火的爐子,一個日本人用英文問說這是作品嗎?我說是,但也是生活用品。在活動期間,認識了很多國外藝術家日本。之後幾次,不管是什麼身份,反正有機會就去幫忙,認識與交流才是重點。劉丁讚曾跟我說,鋼雕藝術節是南部最有特色,最大的藝術季,要顧好展覽品質,這是高雄很重要的事情。可以跟世界不同的藝術家交流。」
 
(高雄鋼雕藝術節與外國藝術家交流,鄭陽晟提供)

 
家人的支持也是創作養分
 
從修車的黑手,收入穩定,變成鋼雕藝術家。家人是否支持?晟嫂:「剛開始說不修車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挖苦說,做藝術能賺錢嗎。晟哥的爸爸剛開始也無法認同。但我跟他說,做黑手、做藝術,都是在賺錢。但是做黑手不會被稱讚,但是做藝術會。重點是晟哥做什麼會比較開心,這較重要。後來有人看到晟哥的新聞,向晟哥爸爸稱讚,爸爸就開始認同。」
 
那麼晟嫂呢?「晟哥還有在修車時,沒日沒夜的,師傅也不會要跟你加班。我為了幫忙,學開車,把小孩帶在車上,去屏東里港或高雄市八德路買材料回來。很忙,壓力很大。雖然賺得到錢,但好像很空虛。不過剛開始要轉做藝術,沒有人脈,人家也不認識你。為了生活,我就去上班,做保險,每天去屏東市。那時候大兒子已經小學三年級上整天班。我去上班,晟哥在家,四點下班回來,煮飯帶小孩。」
 
「起初沒有名氣,東西賣不出去,我鼓勵晟哥去參加社團,拓展人脈。後來開始認識一些老師、藝術家,一起做案子。但做一做發現沒有賺到錢,甚至透支。我們當太太的就討論出關鍵問題,藝術家不能一起合作接案,他們都思考作品,沒有思考商品,一直在想要怎樣做更好,一直投入金錢,做到後來反而負債。」

(家中院子作品與烤火爐,鄭陽晟提供)
 
 
「後來我們自己做,做多少算多少。自己在家做作品,自己賣。現在還好有臉書,我覺得臉書可以經營。我們沒有店面,也沒時間去外面跑。臉書就每天講自己在幹嘛、去哪裡,這樣人家慢慢認識我們,建立自己的互動網絡。」
 
「晟哥沒有讀多高學歷,沒有出國留學,但是你技術強,做得出來,會欣賞的就會欣賞,不會在意學歷。鋼雕藝術祭他很愛去,去做工,但其他人都是想去做藝術家,誰要做工。不過那是他興趣,他愛做,不求什麼,享受在當下,和藝術家交流。」
 
 

(家中一角,鄭陽晟提供)
 

自然的生活與生活在自然裡
 
採訪談話時,貢德氏赤蛙的叫聲不停。晚上睡覺時會叫嗎。晟哥:「人家說怎麼不捉貢德氏赤蛙?他們有他們的權利,聲音是吵,不要介意就好,我們講話也是吵。他過他們的,我過我們的,他們叫不累就好。這就是大自然,我們園子裡的水是活的,他們就跟著流進來。下大雨後,也會跟著水流出去,會安靜一陣子。」
 
「或是蛇出現吃他們,一週大概會吃一次,會安靜一陣子。這表示這環境是活的。鳥叫青蛙叫,大家好像都有分配好,不會重疊。一下畫眉叫,晚上領角鴞,或是鳳頭蒼鷹。鳳頭蒼鷹很兇,什麼都吃。他來了之後,所有的鳥警戒,就會各種聲音齊聲大叫。住在這,人是少數動物,少數動物要尊重多數動物,我們怎麼會有資格破壞人家的環境。」
 
原本想問晟哥關於創作的理念或養分。不過聽晟哥聊青蛙、蛇、鳥,還有他們家養的六隻狗(大多是撿回來的)、兩隻陸龜、一隻只有四隻腳白嘴邊一撮白色的黑豬。每隻動物是什麼因緣來到這家裡,還有他們生病時的照顧。我想這問題已不需去探究。
 

(家中成員們,鄭陽晟提供)

 

落地生根的「日出市集」
 
真誠的尊重自然、愛護生命,感受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就是最接地氣的創作養分。他的作品也常出現動物,像是貓頭鷹、石頭魚等等。現在工廠後面正在做一隻大章魚,在焊接章魚腳。這是要做什麼?原來是晟哥的大兒子現在要回家一起生活,想在每個週日早上舉辦農產及手作市集,取名「日出市集」。晟哥要做一個入口意象的鋼雕藝術品放在路口轉角處。為什麼選章魚?晟哥:「高樹是水源保護區,前面水溝還有魚,有自然生態。就想找和水有關的意象,章魚是紅色,很顯眼。」



(鄭陽晟提供)

(日出市集招牌視覺藝術,謝一麟攝)

 
「我兒子取『日出市集』本來只是因為在早上辦,就取這名字。但也很巧。這裡的泰山國小,以前叫日出初小,1968年才改名,那時候我剛進去唸小一。泰山這名字,是以前某一任鄉長取的,要紀念中國的泰山。這很無聊,也很可惜,我很想提議把泰山村恢復成以前的名字——加納埔。」
 
「這是平埔名,這裡有公廨,馬卡道族的,台灣所有的平埔夜祭,都是在15日,輪到這裡是最後一場,11月15日。我從小在這裡長大,這一帶小時候都是墳墓,沿山公路是後來才開的,以前都是牛車路。爸爸種了很多桃花心木,很大棵,開路都被砍掉了。」
 
小時候對於加納埔的生活、生態環境記憶;繞了台灣一圈又重新回到家鄉,隨時間添加進來的植物動物生命;孩子的成長陪伴。晟哥晟嫂生活的一切,即是藝術與文化四字最佳的日常詮釋。這些歲月涓滴的無聲柔情,全焊進了鋼雕創作的骨子裡。讓原本冰冷的工業材料,成了剛柔並濟的人文故事載體。


(鄰近山腳的住家旁就是墓仔埔,鄭陽晟提供)


(平埔族夜祭,鄭陽晟提供)



附:鄭陽晟幫住宅建案設計每戶不同的鋼雕家徽




 

作者簡介:                                                                                          
「三餘書店」團隊成員。《海埔十七番地:高雄大舞台戲院》作者。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