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步履不停心安則居—蔡佳菁課長專訪之一

[旗津]步履不停心安則居—蔡佳菁課長專訪之一
撰稿:林嘉和、江慈徽、羅筠雅、紀靜吟、簡孟倪
 
蔡課長家族的搬遷史與戰爭的淵源極深。蔡姓居民由福建—泉州—晉江—東石到下蚵仔寮,蔡家之搬遷則依著下蚵仔寮—旗津島—大汕頭—沙仔地—龍海社區國宅的路徑遷徙。下蚵仔寮為典寶溪出海口—港嘴的南岸聚落,在日治時期約150戶住家,但在1910年時,因天災暴風大浪侵襲的影響,僅剩20多戶留於此地,其他住戶則進行了第一次的搬遷。二戰期間因日本政府將高雄定為南侵基地,下蚵仔寮被劃為軍需用地。1940年日本政府以擴建左營軍港為由來作為南進據點,強迫下蚵仔寮的居民搬遷,而蔡姓家族也在這之中,這是居民的第二次遷徙,原本的下蚵仔寮也因此消失。
 
因為政府政策導致遷徙的蔡姓家族偕同幾位親戚朋友在一番奔走下,輾轉決定遷移至靠海,並且捕魚也較便利之處。他們來到旗津大汕頭,並在這裡從事捕魚和養蚵等沿近海漁業。大汕頭(清代時名為「大線頭」,日治時期則稱其為「綠町」,小字名則為「大汕頭」,因其地理因素而得其名,今為「南汕里」),大汕頭的「汕」與「線」與「傘」皆為同音與同義,意旨為沙洲,大汕頭又分為「頂寮」與「下寮」,蔡姓家族則是搬遷至頂寮。由於此地有因漲潮而導致淹水的問題,蔡家又於1947年再遷徙至原為沙質墓地的「沙仔地」。
 
沙仔地(原為復興里的一部份,在調整行政區區域後,合併了「海軍第四造船廠」為現在的實踐里)的居民多是從下蚵仔寮搬遷過來的,居民大多姓蔡,幾乎都有親戚關係。蔡家主要依靠捕魚賺錢,蔡爺爺也靠務農自給自足。1955年國共內戰,大陳人撤退來台定居。政府為了撥地蓋房子給大陳人,導致蔡爺爺失去種菜的地,因當時未有官方地政登記的措施,在政府來旗津後,將此地劃為港務局所屬,為國產署管理,因此不能任意開發。海四廠則是戰後來到旗津,因而形成海四廠周遭閩南人、軍職與軍眷以及大陳人多族群的聚集地。
 
1960年代,台灣在政府的經濟政策導向下,進行著加工出口業,而高雄更是工業的重鎮之一。當時計畫運用填海造陸的方式,在港內興建加工出口區,但這一連串的經濟起飛中,那些隱藏在低廉成本下的風險正慢慢地產生效應。因高雄港周遭多項新興建設,旗津海岸受到工業污染以及填海造陸時清港所導致的海水混濁,使得高雄內港漸漸受到侵襲,原本擁有豐富天然資源的潟湖遭受到破壞,這讓原本依靠內港進行養殖漁業的蔡家人被迫放棄這項生計。
 
而另一邊,在北汕里「烏松」開設飼料工廠的蔡課長大伯父,產品銷售全國,卻因心軟通融農民的生計,時常收不到貨款或欠款,便選擇退場轉換跑道進入魚塭養殖業。1966年時,旗津「沙仔地」發生了一場大水災,讓原本飼養虱目魚、草蝦等等的魚塭仔受損。蔡課長的大伯父與二伯父有意將魚塭轉型為造船廠,邀請有造船技術的朋友加入,一年後,待父親退伍也投入造船工作,蔡家正式跨行來到了造船業,在「沙仔地」成立了造船廠,名為──「信興造船廠」。
 
1971年蔡姓家族又再一次面臨因為政府政策需求而搬遷的情境。因1969年起軍方開始執行「勝利一、二號計畫」,預計將位於沙仔地旁的「海軍第四造船廠」進行擴建,而廠址就是「沙仔地」一帶,也正是蔡姓家族造船廠原本的所在地。應軍方的要求,需將當地的船廠再次遷移至烏松一帶,此次為當地船廠第二次的遷廠。 
 
蔡課長的家族為當中第一批進行遷移的居民,關於補償的部分,軍方除了還原土地大小的範圍,還有額外補償地上物以及供給設備相關的費用。第二批遷移的船廠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將補償金轉而爭取更大的土地範圍,所以造成沿著海岸線越往南的造船廠廠區越大的情形。
 
關於旗津造船廠的遷徙,在1950年代為疏濬第七船渠,供給海軍第一工廠建廠,而將旗津造船廠遷移,此為旗津地區第一次民營造船廠的遷移;
1970年代因應海四廠擴建的「勝利一、二號計畫」,則將民營造船廠分成兩批遷移,視為旗津地區造船廠的第二次遷移。蔡課長家族的信興造船廠因「勝利計畫」的緣故,直到1972年才順利申請到牌照,因與當時北部造船廠「撞名」,改名為「新興造船廠」。雖然說當初遷廠是為因應美國第七艦隊來台,但蔡課長大伯父也提到美國第七艦隊因韓戰以及越戰開始與中共有來往,遂逐漸將重心移轉到菲律賓,所以其實沙仔地後來卻也未如規劃使用。
 
1970年代因應海四廠擴建的「勝利一、二號計畫」,則將民營造船廠分成兩批遷移,視為旗津地區造船廠的第二次遷移。蔡課長家族的信興造船廠因「勝利計畫」的緣故,直到1972年才順利申請到牌照,因與當時北部造船廠「撞名」,改名為「新興造船廠」。雖然說當初遷廠是為因應美國第七艦隊來台,但蔡課長大伯父也提到美國第七艦隊因韓戰以及越戰開始與中共有來往,遂逐漸將重心移轉到菲律賓,所以其實沙仔地後來卻也未如規劃使用。
 
原因應海四廠擴廠和美國海軍艦隊進駐,政府將他們遷至旗津海岸公園對面龍海社區國宅,為旗津地區內的第二次遷村。龍海社區國宅是由海軍委託高雄市政府興建,總戶數為兩百一十二戶,其中幾乎都姓蔡。後來因龍海社區國宅人口增加,政府便在1990年於此設立了中華里。
 
從蔡課長以及其長輩的生命歷程當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遷移過程當中其實存在著外力因素,包括政府政策、產業發展或者是天災。而透過一個家族的過往,我們窺見在這當中劃世代轉折的模樣,關於旗津的發展,那段似乎遙不可及的歷史其實仍然烙印在這塊土地與生命裡,有幸的,我們能透過市井的視角找尋那段遺落在碧波中輝煌的旗津。
 
時光依舊流轉,但那段飄洋過海的曾經,還留在這裡,這是一段關於關於歷史、關於政府、關於旗津,關於每一個你我的故事。